2017考研已经起航,让我们一个人,一套书,走一段充实的考研路,研大医学网小编帮大家梳理考试脉络,整理西综备考知识点。研大医学和大家一起冲刺在路上! 眩晕(dizziness,vertigo)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由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而引起。 一、发生机制 眩晕发生机制有多种因素,可因病因不同而异。 1.梅尼埃(Meniere)病可能是由于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亦有人认为是变态反应,维生素B族缺乏等因素所致。 2.迷路炎常由于中耳病变(胆脂瘤、炎症性肉芽组织等)直接破坏迷路的骨壁引起,少数是炎症经血行或淋巴扩散所致。 3.药物中毒性由于对药物敏感、内耳前庭或耳蜗受损所致。 4.晕动病是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5.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由动脉管腔变窄、内膜炎症、椎动脉受压或动脉舒缩功能障碍等因素所致。 .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1.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1)梅尼埃病: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特点,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2周。具有复发性特点。 (2)迷路炎:多由于中耳炎并发,症状同上,检查发现鼓膜穿孑L,有助于诊断。 (3)内耳药物中毒:常由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其同类药物中毒性损害所致。多为渐进性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常先有口周及四肢发麻等。水杨酸制剂、奎宁、某些镇静安眠药(氯丙嗪、哌替啶等)亦可引起眩晕。 (4)前庭神经元炎:多在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突然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一般无耳鸣及听力减退。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5)位置性眩晕:病人头部处在一定位置时出现眩晕和眼球震颤,多数不伴耳呜及听力减退。可见于迷路和中枢病变。 (6)晕动病:见于晕船、晕车等,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2.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1)颅内血管性疾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和小脑出血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听神经纤维瘤、小脑肿瘤、第四脑室肿瘤和其他部位肿瘤等。 (3)颅内感染性疾病:颅后凹蛛网膜炎、小脑脓肿。 (4)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 (5)癫痫。 以上疾病可有不同程度眩晕和原发病的其他表现。 3.其他原因的眩晕 (1)心血管疾病:低血压、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2)血液病:各种原因所致贫血、出血等。 (3)中毒性:急性发热性疾病、尿毒症、严重肝病、糖尿病等。 (4)眼源性:眼肌麻痹,屈光不正。 (5)头部或颈椎损伤后。 (6)神经症。 以上病症可有不同程度眩晕,但常无真正旋转感,一般不伴听力减退、眼球震颤,少有耳鸣,有原发病的其他表现。 三、伴随症状 1.伴耳鸣、听力下降可见于前庭器官疾病、第八脑神经病及肿瘤。 2.伴恶心、呕吐可见于梅尼埃病、晕动病。 3.伴共济失调可见于小脑、颅后凹或脑干病变。 4.伴眼球震颤可见于脑干病变、梅尼埃病。 四、问诊要点 1_发作时问、诱因、病程,有无复发性特点。 2.有无发热、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呕吐、出汗、口周及四肢麻木、视力改变、平衡失调等相关症状。 3.有无急性感染、中耳炎、颅脑疾病及外伤、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等病史。 4.有无晕车、晕船及服药史。 考研是一场攻坚战,任重而道远!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终得善果。让我们“医”心“医”意上战场! 更多医学考研资讯请关注研大医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