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5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中要求,胸膜腔内压是其中的重点,下面研大医学考研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阐述一下关于胸膜腔内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胸膜腔内的压力为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可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从分析作用于胸膜腔的力来说明,有两种力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一是肺的弹性回缩力,使肺泡缩小。 胸膜腔内压指的是胸膜腔内的压力,经测定,无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压均低于大气压,为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胸膜腔负压可以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保证肺通气正常进行;胸膜腔负压可降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胸膜腔内压及其生理意义 一、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 1.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肺活量可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是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指标。 2.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尽力呼气,在一定时间内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人第l、2、3秒末应分别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及99%.其中第一秒末的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 二、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1.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正常成人安静时肺通气量约为6~8L,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增达70L. 2.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泡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气量。其计算公式是: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是指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无效腔气量是指停留在呼吸道内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正常成人约为l50ml.正常成人安静时肺泡通气量约为每分4.2L,相当于肺通气量的70%. 针对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胸膜腔内压,研大考研小编就做以上简单的介绍,了解更多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研资料请关注研大医学考研! |